fbpx

朱熹讀書方法 6條24字教你讀書之要

朱熹讀書方法 6條24字教你讀書之要

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,對經學、史學、文學、樂律以及自然科學,均有研究。他自己一生又酷愛讀書,對於讀書有深切的體會,強調「讀書窮理」。他的讀書方法,其弟子將其概括為朱子讀書六條:循序漸進、熟讀精思、虛心涵泳、切己體察、着緊用力、居敬持志。大家今日一起看一看。

為學之道,莫先於窮理;窮理之要,必在於讀書

這是朱熹說的名句。即是說,想有學識,就必先要學會「讀書」。

在朱熹的讀書方法上,總結歸納出二十四字六條閱讀法:循序漸進、熟讀精思、虛心涵泳、切己體察、著緊用力、須教有疑。

循序漸進

朱熹主張讀書要「循序漸進」,有三層意思

  1. 按程度由淺入深:「以二書言之,則通一書而後又一書。以一書言之,篇、章、文、首尾次第,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。」學習需要有系統、有步驟,從淺入深進行閱讀。
  2. 讀書要配合程度:「量力所至而謹守之」,根據自己的實際程度和能力,切實遵守安排讀書計劃。
  3. 不要急於求成:「字求其訓,字索其旨。未得乎前,則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,則不敢志乎彼。」否則,「若奔程趁限,一向趲看了,則看猶不看也也。」求其亂讀,不如不讀!

所以,不要聽信外面二年班讀三年級的課程就好,課程越深越好,不求甚解的學習,沒有益處。因此還是循序漸進扎紮實實的讀書好。

熟讀精思

朱熹,讀書不能只匆匆讀一次,必須熟讀,在細味當中含意。朱熹批評有些人讀書「所以記不得,說不去,心下若存若亡,皆是不精不熟之患。」而他提出熟讀的要求是「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」,使書中的話好像出於自己口中,其思想似如自思。他曾評論「橫樑(即張載)教人讀書必須成誦,真道學第一義」。朱熹還說「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時,二百遍自是強一百遍時」,因為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

強記文章又有何用?朱熹主張「讀書始讀,未知有疑。其次則漸漸有疑。中則節節是疑。過了一番後,疑漸漸解,以至融會貫通、都無所疑,方始是學。」就是說初讀無感覺就會「無疑」,再讀,思考過就會「有疑」,再讀一去融會貫通就能「解疑」,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。

虛心涵泳

如果覺得自己已經是「乜都識」,腦袋還怎會再載得下?每一本書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內容,不可帶着先入為主的想法去學習。

虛心,是指讀書時要放開思想,虛懷若谷,靜心思慮,仔細體會書中的意思,不要先入為主,牽強附會。讀書中發現了疑問,「眾說紛錯補」,也應虛心靜慮,切勿匆忙決定取捨。

涵泳,是指讀書時要反覆唧嚼,細心玩味,反復自我切磋、研磨、體會。

他說:「讀書之法無他,惟是篤志虛心,反覆詳玩為有功耳。」

切己體察

朱熹認為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,口頭上,身體力行才有領悟。

他說:「讀書不可只專就紙上求義理,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。」

就如學生讀書,以為自己很熟讀,但測驗考試一到,就發揮不到。所以「從容乎讀文義之間,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,然後心靜理明,浙見意味。」讀書過程中要身體力行去實踐自己的行動,才能體會「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」的道理。

報讀《操卷班》一試實力,就知有沒有。

著緊用力

讀書,不能「求求其其」。很多家長說讀書「及格就好」,這是我們反對的。

朱熹認為,讀書就如救火治病,撐上水船和破釜沉舟,必須抓緊時間,發憤忘食,抖擻精神,勇猛奮發。

如果只想孩子悠悠然鬆鬆垮垮的讀書,藍豆的課程也不切合他們。我們要求我們的同學都有嚴謹的治學態度,下苦功、花大力,聚精會神去讀書。

功課輔導班》就是讓小朋友天天學習溫習,到考試的時候就見功效。

須教有疑

要善於提出和解決問題,學會「質疑」,閱讀要從「有疑」到「無疑」之後,才算真懂,才算掌握其實質。

外部連結

朱熹 - 維基百科

 

朱熹的讀書方法,對你有啟發嗎?歡迎留言交流。